汽车“智驾”不是“自动驾驶”, 别迷信! 脱手脱眼出事, 责任还得自己扛

  • 2025-07-29 01:50:57
  • 216

最近总有人问我,市面上说的什么“智驾”、“高阶辅助”,能不能真‘自动驾驶’了?问多了,我也纳闷,咋这年头,连开车都有人想‘全交给机器’呢。本来这技术听着挺唬人,用惯导航的小伙伴肯定会心动,尤其是一些新车主,买车时都追着问销售:“真能自动开吗?”我跟你说,这事,可没那么简单。

其实前段时间,我也和几个老伙计聊,大家碰到的事都差不多。有个人买了辆号称“智驾”的新车,试了几回,下雨天还想着让车自己识别车道线。好家伙,最后本来想省心点,结局是越开越焦虑。不是怕识别失误,就是怕突然一脚刹不住。关键是,路上如果真一边开一边玩手机,这时候让‘智驾系统’帮你认马路口、避让行人,真有点扯了。你信它,反倒成了最大的危险。

02

说白了,现在市场上那些“智驾”系统,顶多算‘辅助驾驶’。就像公安部王强讲的,还全都停留在‘帮忙’这阶段。啥意思?简单讲,你还是得坐那儿,眼睛不能离开路,手不能松方向盘。打个比方,这系统啊,顶多相当于副驾驶跟你说“慢点、前面有车”,但方向盘必须你自己来。真出点啥事,责任全跑不掉。

我身边那个图方便老想“自动驾驶”的家伙,有次穿隧道直接把手撒了,想着系统会修正。结果车晃了一下,把他吓出一身冷汗。现场没人管,你以为就完了?法律还等着呢。你“脱手脱眼”干别的,要是出事故,等着民事赔偿,行政处罚,甚至刑事责任都会找上门。说句不好听的,现在真要因为辅助驾驶出事了,交警绝不会和你讲情面。

其实,相关法规已经明说了。“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。”只要车没到完全自动的级别,这责任就扯不掉。公安部还联合工信部等各路部门,开始盯紧车企。以前有人靠夸大宣传、吹牛逼卖车,广告动不动就‘自动驾驶’,现在吃这一套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了。法律说得很死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不让乱宣传,车厂要对宣传内容、用户培训,还有产品的一致性、质量安全全都负责。新手买车,厂商得手把手教你哪些功能行,哪些压根别碰,不许忽悠。

03

那有人问了,既然这样,买车怎么防坑?说实话,现在别太迷信辅助驾驶,尤其是那些“自动变道”“跟车巡航”。用得好,确实能帮你减轻些疲劳,对付长途跑高速也不赖,但千万别彻底把命交给它。

第一,买车前,问清楚这台车“辅助驾驶”到哪个级别,像是0级到2级的,都还是‘人机共驾’。也就是说你和机器一起干活,没有百分百保险。别因为配置单上写了啥高级词儿就觉得万事大吉。

第二,真正用之前,最好仔细读说明书,别一开车就瞎试功能。有时候按钮一堆,啥ABS、AEB的,搞不清楚开不开。一旦开错,还真不如关掉安心开。

第三,遇到路况不熟、雨雪天、路口复杂,别迷信那点辅助,多动动脑,别嫌麻烦。另外,公安部也在推进标准,辅助驾驶的培训、考试、技术门槛都会越来越细,骗子也难混了,大家将来上路安全系数高多了。

04

以前我还笑话自己,刚玩车时也有种迷信——啥新技术都信。后来越修车越明白,车这东西,还是踏实点好使。智驾、辅助,能用是好事,但安全、法律两座大山放那儿。真要省心,靠的不是系统,而是自己的手和眼。

别信销售忽悠。千万别开着车就玩手机、刷视频,指望啥“自动驾驶”帮你兜底。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哪怕配置再高,咱做司机的,最后都得自己兜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