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车帝最新测评 自主品牌汽车集体“被打脸”

  • 2025-07-28 11:18:00
  • 625

这几天,汽车圈最热闹的大瓜,当属懂车帝发布的最新一期测评,啪啪打脸一直宣称智能辅助驾驶技术“遥遥领先”的品牌,因纯视觉技术路线没少被质疑不安全、FSD入华后实际路测遭群嘲的特斯拉,反倒在这次测评中获得领先。

这次测评,由懂车帝与央视新闻合作,包下15公里的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模拟事故场景,选择特斯拉、华为系、蔚来、理想、小鹏等20多家主流品牌近40款热门车型进行测试。

高速场景设置了6类场景,分别是高速惊现事故车、施工路遇卡车、高速临时施工、消失的前车、高速路口遇野蛮加塞、莽撞横穿的猪。有36款车参与,共进行183次测试,其中通过44次,通过率仅为24%。

城市场景设置了9类场景,分别为开进大转盘、转盘内汇入、4小学生过马路、故障车躲避、平常的调头、斜刺电瓶和儿童过马路、倒车难题、疯狂电瓶、盲区藏辆左转车。26款车参与,共测试了233次,其中通过103次,通过率约为44.2%。

高速场景中测试中,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3表现最佳,6项测试项目通过5项。第二梯队的蓝山、小鹏G6、问界M9、智界R7、腾势Z9 GT EV,6项仅通过3项。理想L6、小米SU7、问界M8等车型,6项只通过1项。还有众多车型测试项目无一通过,全部挂科。

城市场景测试中,特斯拉Model X再次领先,9个项目通过8项,Model 3表现一般,9个项目通过5项。第二梯队智界R7、阿维塔12、铂智3X三款车9项通过7项。

最令人意外的是,行业公认“智驾第一梯队”的小鹏、问界在城市场景测试中表现平平,小鹏G6、P7+两款车9项通过3项目,小米SU7也是9项通过3项。

从测试结果来看,特斯拉也没能全部通关,也有挂科的项目。问界、小鹏、理想、小米等将智能驾驶作为主打卖点,甚至宣传中多次强调已“遥遥领先、位居第一梯队”的品牌,表现一般,还不如魏牌蓝、智界、阿维塔、广汽铂智等智能驾驶领域的跟随者表现抢眼。

马斯克转发了懂车帝最新测试的相关消息,还顺带“补刀”:“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,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,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。”言下之意,如果特斯拉能够和中国本土品牌那样采用大量本土数据训练,测试表现还会更好。

这次测试再次表明,智能驾驶需要算力、算法、数据三大核心要素的紧密配合,是系统工程。国内车企宣传中往往强调有利于自己的一面,对于短板则闭口不提,如增加激光雷达等硬件配置感知能力更强,而回避在算法、算力上与特斯拉仍有明显差距。

7月25日,鸿蒙智行作出回应:“已看到某平台所谓‘测试’,不予置评。”

倒是岚图汽车高管邵明峰在个人微博发表了比较中肯的点评:懂车帝封闭高速测试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行业在极端场景下仍存技术共性瓶颈:高速避险、感知系统对非标障碍物识别等能力需进一步提高。

网友们对此吵翻天,有人表示“遥遥领先的天塌了”,也有人质疑测试的公平性与科学性,以懂车帝也有经营诉求谋求盈利质疑其目的不纯。

虽然很多行业都存在不正之风,媒体也确实有盈利诉求,但因此彻底拉黑所有媒体,认为其所有行为都是被收买,受利益驱动的看法,未免太偏激了。

谁有那么大脸面,能同时买下懂车帝和央视两大平台?以特斯拉一贯以产品与技术说话,连广告都不想投的个性,会为此掏腰包?太看不起国内两大新闻资讯平台了,对于这两大背景雄厚、不差钱的平台来说,打造影响力才是第一目标。

今年以来,汽车行业主管部门三令五申鼓励行业自律反对行业内卷,严禁夸大宣传。近期,科技部、公安部也下场表态,强调目前市场上汽车所搭载的“智驾”,都还没有实现“自动驾驶”的目标,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。

有行业人士猜测,懂车帝联合央视新闻做的这次测试,有可能就是在相关主管部门授意下做的。政府部门亲自下场怕出手太重,也缺乏智能汽车相关的测试设备和手段,由懂车帝这样有专业测试设备和人员的市场化机构出面正合适。

毕竟政府部门不想看到汽车行业被智能驾驶的军备竞赛、夸大宣传裹挟,越走越偏。主管部门的领导们,更想了解在各种天花乱坠的宣传下,我们自主品牌们的智能驾驶技术到底如何,是否真的“遥遥领先”?

如今,实际测评一出来,自主品牌汽车集体被打脸。被打脸不可怕,毕竟任何新事物新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时间,正视现实补足短板才能真正领先。

现在被打脸,总好过大规模出海以后问题爆发、被集体诉讼要好。丢人还是先丢到国内的好。

图片:来源网络